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7 (第1/2页)
老教授也在大年三十当天出了院,回到家中静养。学校分配给他的算是洋房,不过老实说,这洋房昏暗又憋仄,面积也小得可怜,转个身都背贴背。林蕊一进屋子,就忍不住手痒,想对着洋房进行改造。起码这边的墙应该打开,装上一面大玻璃。如此一来,屋里头的光线效果会好很多。教授夫人给他们端了茶上来,语气含蓄:“学校的房子,不好动的。”苏木偷偷朝她使了个眼色,示意这种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不能够随便改造。林蕊点点头,赶紧跳过这个话题。她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随身带的盒子,两只盒子中,一只装着经过蚯蚓改造后的蚯蚓泥,另一只则是他们从矿井里头发现了超级蚯蚓。“您老看看这个。”林蕊有点儿紧张,“这种蚯蚓能够在废电池污染的环境下生存。”崔老师在边上做补充说明:“蚯蚓泥以及改造之前的土壤样本我请路师弟帮忙去检测了。结果要等会儿才能出来。”老教授点点头,示意夫人:“劳烦您受累,帮我把那个放大镜拿过来。”他也不嫌弃蚯蚓脏,直接将那盒子摆在床上的小书桌上,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蚯蚓的结构。看了半晌之后,老人示意要起身:“我出去走走吧,今儿太阳不错。”教授夫人微微蹙额:“要是今天不出太阳,你也会说,好久没看到下雨了。你就是急脾气,忍不住。小路有结果了,当然会回来告诉你。”屋子里头的人都笑了起来。教授对着爱人脾气极温和:“那就劳烦夫人您受累了。”他换好衣服,戴上帽子,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走出屋子。林蕊看老人吃力的样子,脸上发烧:“教授您就别受累了,我们来跑腿行不?”马教授摇摇头:“不成,我得自己亲眼看了才知道。”好在实验室距离教师住宅区并不远,据说当年就是为了方便,老师们随时去实验室盯着实验。马教授花费了大约一刻钟,终于走到实验室里头。正在忙碌的学生们,一见导师过来,赶紧劝他坐下休息。马教授摆摆手,只追问:“小路呢?检测结果出来没有?”一个戴着眼镜,约摸三十岁上下的男人,匆匆从里间跑出来,毕恭毕敬,站在老人面前:“还有两项没出来,不过假如在处理之前的土壤情况一样的话,对金属镉的处理非常好。”他镜片后的眼睛微微往外凸,看上去有点儿像金鱼,此刻金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降了足足20倍不止,这个样图应当是从垃圾场景,镉的含量已经达到了20毫克。这个蚯蚓泥当中已经达到1毫克以下。”林蕊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老教授先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真的?”在读博士语气审慎:“我怕出现差错,所以还在进行第二次检测。”结果出来的时候,他也是懵的,因为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前两年荷兰曾经对一个重度镉污染地区利用原位土壤淋洗技术来消除污染。最后达到的结果,跟他今天检测的情况差不多。但是清污费用相当高昂,一立方米土就达到50英镑,这对于目前的国情而言,实在难以大面积推广。蚯蚓吞食土壤进行排污的优势在于一不用考虑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