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45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58 (第2/2页)

>少女绞尽脑汁,说的却还是泛泛的空话,“以后的战争肯定是科技的战争,经济的战争,高新技术就是命脉。”

她的手哆嗦得厉害,即使苏木紧紧抓着他,她依然害怕得发抖。

理智告诉林蕊,她应该闭上自己的嘴巴。

万一她说错了,万一她提供了误导,那她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多说多错,多做多错,不说不错,永远不错。

可是她憋不住,她的心底有一团火在燃烧着。

从小林主席就教导她,不管事情有多大多难,只要有一点希望,只要能做好一点儿,那就去做。

不做的话,你怎么会知道结果到底是好是坏呢?

做了的话,起码还有一线的希望。

“要反腐败,但是也要提高公职人员还有教师科研人员的待遇。”林蕊恨不得将自己的脑髓榨出来,“他们消极怠工的话,后果会更严重。”

老人家微微地笑,轻轻叹了口气:“是啊,又想马儿跑,哪能让马儿不吃草。不给草吃的话,人家就跑咯。”

“没事的,只要咱们这儿的草好,跑了的还会回来。”少女脱口而出,“您不要担心,将来,将来我们一定会很好。”

她想了半天,总算找了一个可以对比的,“就好像以前中苏边界的人会逃去苏联,因为饿肚子嘛。现在,让他们去,他们都不愿意。”

况且眼下急着出国的,基本上都是科研技术人员,也就是他们才有门路出国。

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优渥的物质生活,还有他们希冀的良好的科研环境。

然而他们到了国外之后,真的都能从事本专业工作吗?

恐怕未必。

林主席隔壁办公室有位同事的表姐是80年代重点大学空间物理系毕业的学生,90年代初就职于中央电视台,从事技术工作。

在那个人人工资只有百把块钱的年代,她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已经是当大学教授父亲的两三倍。

后来表姐先去了德国,却没有办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只能靠打工挣钱。

攒了钱以后,她又去了美国,做的依然与本专业无关。

技术这种东西,不进则退,她作为技术人才的生命,就在这种蹉跎中被彻底浪费了。再到后来,她已经泯然于众人矣,生活状态很不怎么样。

除了她,林鑫一些出国的同学,在国外最终也没有从事与医学相关的工作。

最后反过来,是他们羡慕自己留在国内,已经成长为主任医师的昔日同窗。

明明当初他们才是佼佼者啊。

外国的月亮大又圆,但是清辉未必会照到你身上。

林蕊清楚地记得,上辈子林主席带着自己一块儿去台湾旅行时第一感觉,竟然是失望。

别说北.京上海,就是江州,在林主席眼中,看着都比她脚下踏着的土地现代时髦多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到时候谁羡慕谁,还说不清呢。

而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会用脚投票的生物。

少女认真地点头:“总有一天我们比他们更好,让他们反过来羡慕我们。”

她能说,上辈子她出国玩的时候,有多么怀念国内的移动支付吗?

真是一机在手,天下我有。

老太摸了摸小丫头的脑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