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42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1 (第1/2页)

    们可得好好看着。”

刘干部赶紧摆手:“这是全国性质的,可没光逮着谁不放。”

“要我说啊,为什么查税收?那就是国家没钱。国家没钱应该去找那些官倒啊。”

食客挑高了眉毛,“这刚才摆在厂门口,动都没动一下,两天功夫就翻了三倍的价格,中间那差价谁吃了?它们可交税没有?”

店堂里哄然大笑,不少人纷纷附和。

刘干部苦笑着朝那人拱手作揖:“这您可难倒我了,咱就是一个小办事的,管不到他们头上去。”

那人冷笑起来:“不抓大鱼专门盯着虾米,那就查不出来个什么三四五。”

请来的早点师傅在厨房门口喊:“生煎包好了啊,谁要生煎包趁热。”

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了,不少人端起碗去排队。

早上店里头人手少,大家得半自助式用餐。

林蕊一边跟数学题奋斗,一边给王奶奶出主意:“咱们还得建员工宿舍,这样才能留住人。”

现在人找工作,尤其是外地过来打工的,肯定首选是包吃包住。

据说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人的幸福指数会急剧下降。

这是增加千把块钱工资,都没有办法弥补的损失。

王奶奶点点头:“是这么个理儿。”

现在她请的外地打工者,晚上只能在一楼睡行军床打铺盖。

时间久了终归不是个事儿。

人家也是爹生娘养的,总不能累了一天,连个能躺平了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林蕊撺掇着王奶奶:“咱们在附近找块地,盖个几栋小楼,专门给职工做宿舍。”

王奶奶惊了一跳,盖小洋楼当宿舍?

钢铁厂的职工到现在还挤在筒子楼里头呢。

再说了,他们这个店总共才请了多少人,哪里需要几栋小洋楼。

林蕊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情真意切地劝老人:“奶奶你想啊,这宿舍除了咱们店里头请的工人以外,是不是还可以租给其他人?”

钢铁厂那么多职工还没解决个人住房问题呢。

眼下按照国家政策,一时半会儿再盖新工人小区根本不现实。

领导干部拿不出大钱盖楼,掏点儿小钱租房子给职工住,总不是问题吧。

这样一来,不也相当于改善了职工的住宿条件吗?

少女的眼睛闪闪发亮,热切地看着老人:“奶奶,咱们这样是不是也在为国家排忧解难?”

王奶奶侧着脑袋琢磨了一会儿,哎哟,是这个道理。

房子盖起来以后,楼下还是可以做小吃店,也不用多大,满足附近居民生活需要就行。

至于楼上空着也是空着,租给厂里头,安排职工过来住,的确是个办法。

那么多人住在鸽子笼里头,看得实在不象话。

国家领导不是说了吗?要先富裕的带动后富裕的,这样才能共同富裕。

她点点头:“嗯,回头我找人打听打听去,看这附近还有没有房子卖,或者有没有地可以用来盖房子。”

林蕊喜得简直要当场翻跟头。

房子呀,足足几栋楼!

就算以后饭店生意亏成狗,单凭这几栋楼,王奶奶将来也是妥妥的亿万富翁。

30年后可是有企业因为早早为员工买了职工宿舍,结果房价飙升,就单凭那两套房直接拯救了一个公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