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打假防盗 (第1/2页)
第49章 打假防盗
苏清方重又去了杨府,这次是一个人,戴着一顶帏帽。 “什么人?”门前侍卫阻拦问。 雪色帘幕后,苏清方神色镇定,不慌不忙地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帖递上,道:“奉太子命,求见御史中丞杨璋大人。” 帖上赫然写着“拜呈御史中丞杨璋大人”几字,还盖着太子的红印。 见状,守门之人不敢懈怠,连忙引人至偏厅等候。 御史杨璋闻得太子派侍女前来,也火速赶到。 厅内女子悠悠转身,面容严肃,姗姗行礼,姿态端方。 “苏姑娘?”杨璋眉心微动,微微低头,瞄了瞄手里的拜帖,确定无疑是太子之宝。 太子羡自三岁册立,一只用得这方印,两寸见方。五岁的安乐公主曾经把玩,不慎摔了一下,右上角有一个小小的缺口。两人还因此被王皇后罚跪了一个下午。 可为什么会派苏清方前来? 站在对面的苏清方知道杨璋在怀疑什么,垂头似颔首,实际是让人看不到她脸上的表情,不疾不徐道:“清方听少夫人说,那幅《雪霁帖》在太子手上,故也去拜访了太子殿下,讨要了《雪霁帖》。太子仁德,却觉得单凭此物还不够,若是能将指使造假的人抓出来,才是真正的铁证如山。所以想请教杨大人,当初是在哪里得到那幅字的?” 杨璋一边听着,一边摩挲着白底红章的拜信。 到底是不是太子之命,当然要问过太子本人才知晓。若不是,捅穿了太子保管印鉴不善的罪名,也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杨家终究欠她姐弟各一恩。虽说可能没有苏润平仿制在前,也未必有苏清方提醒在后。这些事,并不是不可说道。 一旁的苏清方觑见杨璋面色犹豫,复又拜了拜,请求道:“清方知道,大人是司法官,不当同疑犯之家密切往来。清方亦不想大人为难,可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所以着帽而来。还请大人能够告知。” 言辞恳切,闻者动容。 杨璋长叹了一口气,道:“苏姑娘,此事确实尚不明晰,还有待禀奏陛下详察,老夫也是职责在身,不得不如此。至于那幅《雪霁帖》,不过是老夫在城西一家名叫‘聚宝斋’的古董铺子淘到的。你或许可以去问问。” 说罢,杨璋将拜帖又还给了苏清方。 苏清方愣了愣,会意接过,有些许凝噎,“多谢……大人……” *** 呈递杨璋的拜帖确实是假的,但上面的章是真的。 李羡离开垂星书斋后,苏清方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苏清方,现在可不是哭或者自怨自艾的时候! 她抹干眼角没忍住的泪,完全是临时起意,很难讲是余怨未消,还是走投无路,望了望周围,确认没人,蹑手蹑脚开始翻东西,试图找出假的《雪霁帖》。 却无果。 忽然,苏清方看到书桌上未收捡的太子之印,计上心头。 敢乱动太子书房、冒用太子之印,天底下可能也就苏清方这一份了。 可她今天做的大胆事实在太多,闯府骂人,每一条拎出来都够喝一壶,一时也没有那么多心思瞻前顾后,甚至比平常还要镇静三分——把岁寒支回去,冒充太子府侍女,见到杨璋。 一直到杨璋把拜帖还给苏清方,暗示他不会追究这件事,苏清方才感觉到一阵后怕。背后不知何时已汗湿了一片。 他们这群人,个个都不是好惹的。 苏清方捂着胸口,深深舒出一口气,定住心神,重新戴上帏帽,毅然离开杨府。 *** 雨渐渐停了,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 苏清方微微撩开一线帘纱,仰头望了望顶上匾额,写着“聚宝斋”三个墨字,迈了进去。 红木桌案前,坐着一个瘦个的中年男人,须已蓄到前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