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5 (第1/2页)
不成啄把米,诸人心照不宣的交换个眼神乐得立在旁边看热闹。康熙深深的看了赫奕两眼,良久才沉吟着点头:“朕允了,朕回宫后就会下令将你们一家分宗离枝,另开宗籍,抬入镶黄旗。”接下来的话索额图都已听不见了,他目眦尽裂,死死盯着赫舍里赫奕。镶黄旗?镶黄旗!这简直是□□裸的羞辱!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月会尽可能先调整到日四日五,尝试能不能日六?_(:з」∠)_***解释下:赫舍里氏主要是正黄旗,正白旗为主。都属于被康熙统率,但是分别有旗主的。只有镶黄旗是没有旗主,由皇帝亲自管理。地位不一样。镶黄旗的人数最少,地位最尊崇,属于八旗最高。博尔济吉特氏、乌拉那拉氏、郭络罗氏、伊尔根觉罗氏、董鄂氏这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姓氏都是出自镶黄旗。,,第一百二十八章关于勋章的问题,被康熙交予吏部安排,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代替黄马褂之类成为朝臣将领们心中最向往的存在。另一边,瞧着索额图面沉如水,铁青着脸带着两子匆匆离去的身影,赫奕的心情是无限的好,恨不得敲锣打鼓一番才满足。康熙见状倒是摇摇头哂笑一声,顾不得闹腾在一起的两个小子,转头便吩咐梁九功宣召纳兰性德入宫。眼见着在京城、顺天府和奉天府周边发展形势良好,颇有红红火火的趋势,康熙也起了朝江南蒙古云南等地推广的心思。火车和电报,不正是两个足以昭告天下的震撼新闻吗?纳兰性德得了命令那是加班加点,第二天电报诞生和建造火车的消息就立刻登上的头版头条。在报纸上,记者和编辑们大肆渲染电报和火车的价值,说得简直是神乎其神,反正就连胤祉看了一遍头条新闻后都有些怀疑:这说的是现在速度还勉勉强强只有二十里的火车还是后世的高铁,这到底是电报还是电话?胤祉只能感叹一句,不是能人少,只是之前能人想要被挖掘出且用上的地方实在太少!瞧瞧出了这之后,后世UC震惊体的标题都俨然问世!康熙倒是看着颇为满意,大笔一挥更是下令将改成正式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务必要让大清疆域上的每一个人都知道火车和电报的存在,以及未来的价值!其推广的重点首先就着落在电报加强沟通、火车运输军民上。“何地有叛乱,日后将可以在当日便传入朝廷处理,并且可由当日从千里之外调兵遣将……”不出半月,在江南等地,就已经有不少饱学之士开始朗诵上刊登的内容,各地酒馆茶楼都是频频开设讨论会。报纸上言之凿凿的内容,初传到江南还让老百姓将信将疑,可架不住随着时间变长,去顺天府周遭做生意的商贩们回江南后,每个人都会绘声绘色的描述着他们在京城里见到的一切。比如已经在建设中,初见雏形的京城火车站,还有朝廷征收农户平民铺设铁轨的场景一个个都随着这些商贩说书人的描述展现在老百姓的眼前。喜定的老百姓安心的同时,这些事也不免让一些蠢蠢欲动之徒私底下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